人老了,躺病床上才明白:除了这2点,子女都靠不住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 08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01

曾国藩提出过“人生三境说”:早年经不得顺境,中年经不得闲境,晚年经不得困境。

年轻的时候,最好不要过得太顺,不然会活成温室里边的花朵,无法经风雨,见世面。

中年的时候,最好不要过得太闲,不然会浪费赚钱的大好时光,无法给晚年的人生奠定好基础。

晚年的时候,最好不要经受困境,不然容易晚节不保,孤苦终老,往后余生只剩下悲剧。

越是上了年纪,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差。有可能,一场生活的冲击,就能让老年人遗憾而终。

人到晚年,不一定象征安好无忧,很大几率是磨难的开始。

图片

02

一位老人的心声:躺病床后,子女也未必靠得住。

老陈膝下有3个孩子。大儿子在本地工作,二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到了沿海城市打拼,三女儿跟隔壁市区的男人结婚了。

这三个孩子,各有各的不易。大儿子有二胎要养活,二儿子的职场压力特别大,三女儿也有了二胎要养活。

平常无事的时候,除了大儿子跟老陈夫妇时不时见面,其他的两个孩子,都很少回家看望父母。毕竟,他们也不容易。

前些日子,老陈在冲凉房里边摔伤了,需要住医院。老伴一着急,就把这件事告诉给了三个孩子听。

大儿子听到父亲摔伤了,只是冷冷地回了一句“知道了”;打了多次电话,二儿子才接通,一听到父亲摔伤,他脾气就暴怒起来了“怎么你们那么多事儿?”

三女儿听到父亲摔伤,语重心长地跟母亲说:“我那婆婆也住院了,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照顾,走不开。还真的是多事之秋啊。”

图片

03

幸好老陈伤得不重,老两口也有点存款,住了一个星期医院就出院了。

老陈住院的这一个星期,都由老伴照顾。除了大儿子来医院看了一眼父亲,其他两个孩子也没有任何的表示。至于说医药费,老两口自己掏钱包。

出院没多久,老陈有点心寒了,就想“考验”一下子女们,跟他们说,自己还有点家业,准备分给你们了,你们有时间就回家一趟吧。

听到父母要分家产了,三个孩子约定好时间,三天后就回到了家里边。

看到齐刷刷出现的三个孩子,老陈的内心更寒了。他明白了一个道理:只有利益,才能吸引孩子们回家。没有利益,也许父母就被他们遗忘了。

古人常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是有道理的。

父母生病,孩子需要照顾父母,没有任何的利益,那孩子装不知道,或者直接远离父母,做出不孝之事儿,概率就比较大了。

父母分家产,孩子才会表现出一定的孝顺之心。为什么?因为孩子可以在分家产的过程中,获取到自身需要的金钱利益。

图片

04

人老了,躺病床上才明白,除了这两点,子女都靠不住。

首先,是金钱利益。

有金钱利益,孩子才会聚拢在父母的身边。没有金钱利益,或许农村孤寡老人的今天,就是无数父母的明天。

养老需要的,看似是所谓的子女孝顺,实际上是兜里边的钱财。养儿防老,这是做不到的,毕竟孩子也没有多少经济实力。

父母和孩子之间,为什么非要谈及金钱利益呢?因为有金钱利益,才有做事的动力。否则,也许双方说几句话,就因为观念不合而吵起来了。

有钱能使鬼推磨,没钱子女也不孝。

其次,是跟自己同甘共苦的老伴。

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:是不是所有的另一半,都能做到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?

答案很明确,不是。在现实生活中,没有“同甘共苦”经历的夫妻,哪怕结婚多年,也依旧是同床异梦,不可能相互扶持到老。

同甘共苦这个词,我们经常听到,可问题是无数夫妻都做不到。特别是在这个年头,夫妻本是同林鸟,大难临头各自飞,才是常态。

如果有幸,可以跟另一半同甘共苦,相伴到老,起码晚年的时候不会孤单,有人可以依靠。否则,只靠孩子,终究是靠不住的。

图片

05

写到最后

有些事儿,其实还挺矛盾的。

老陈的三个子女,各有各的压力和不易,有的孩子还生了二胎,基本都没有太强的经济实力,也没有太多空闲的时间。要他们照顾父母,这是很难做到的。

矛盾的地方来了,不是“子女来养老”吗?要是子女无法完全肩负养老的责任,那谁来肩负养老的责任呢?

这个问题,我思考了一会,然后得出了一个很残酷的答案:别指望他人,养老的责任,最终还是需要老年人自己来承担。

老龄化太严重了,整个社会的老人太多了。到最后,大家都不过是“自己渡自己”罢了。

文/舒山有鹿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